5月7日清晨6点,国新办专题片《对望—丝绸之路经济带》摄制人员离开了野马大厦——近一周的时间里,他们完成了对野马集团创始人陈志峰的一系列拍摄任务,之后,他们将前往丝绸之路上的下一个驿站:吉尔吉斯。
这是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立项的五集大型纪录片,由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(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s)、新加坡IFA联合摄制。纪录片将以国际化的视角,国内外顶级的纪录片制作团队携手打造,展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时代风貌。
去年9月,摄制组在新疆挑选有代表性的拍摄对象,陈志峰二十多年从商新丝路、10多年坚持不懈与中亚国家开展文化往来,特别是近五年来,他引进丝路友谊使者“汗血宝马”的故事吸引了主创人员。
在与陈志峰近距离接触后,摄制组的中外主创团队一致认为,陈志峰是新丝绸之路的商界代表人物之一,也是丝路文化的弘扬者。
这番总结,源于在野马集团深入调研之后的认知。
2014年4月,原国家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在野马集团访问,当时他问陈志峰:你说,什么是丝绸之路。陈志峰沉吟片刻,告诉老部长:以我的理解,丝绸之路,就是我爷爷的爷爷用马和骆驼,驼着丝绸和茶叶,沿着谷底走出来的路,这就是古老的草原丝绸之路。
那什么是现代丝绸之路?陈志峰说:首先是运输方式的改变。祖先的马和骆驼,变成了飞机和火车。其次是贸易方式的改变。从易货贸易,演变成了边境小额贸易、一般贸易,大宗贸易。国际结算方式,也从货币结算,演化成电子结算、远期信用证结算等等……
陈志峰用简单的几句话,诠释了丝绸之路的过去和现在。而他自己,正是这些历史的见证者和经历者。20多年来,在这条“现代丝绸之路”上,他缔造的野马集团,以每年9亿美元的贸易额,把中国的服装百货、电子设备、重型汽车、成套设备、工程机械等等带到了沿丝绸之路的各个国家……又把这些国家的农产品,工艺品、文化艺术品引进中国。
在这些国家人们随处可见的中国商品中,有多少是野马集团出口出去的?2005年,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当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只有10多亿美元,翻开档案,人们发现,其中8亿美元来自野马集团。而早在10多年前,陈志峰就曾半开玩笑地对哈萨克斯坦一位官员说:你们国家,平均每人穿我一条短裤。
做为外贸人,陈志峰有典型的代表性。
在今天的野马大厦,人们处处可品味到古老的丝路文化:完成于10年前的手绘古丝绸之路路线图,塔吉克斯坦的牛皮画,吉尔吉斯的游牧用品,哈萨克斯坦的乐器,乌兹别克斯坦的漆器……在野马美术馆,国外画家创作的近千幅的油画作品,展示着丝绸之路上的民族,丝绸之路上的风景,丝绸之路上的人文。这些作品中,大部分都是根据陈志峰的摄影作品创作而成。陈志峰把他的野马大厦,打造成了丝绸之路的文化驿站,而他自己,乐此不疲地奔波在广袤的新疆大地,来往于多元的丝绸之路国家,他把各个国家、各个民族的精彩,都收入他的镜头,展现给世人。
2010年,陈志峰实现了他的一个梦想,将丝绸之路上的古老传说变成了现实——他把阿哈捷金马带到了中国。在中国,阿哈捷金马被称作“汗血宝马”。2000年前,它是汉武大帝的一个梦,2000年后,它是中土友谊的使者——土库曼斯坦总统曾先后向中国领导人赠送了三匹汗血宝马。
从那时起,陈志峰又多了一个身份:汗血马夫。如今,100多匹汗血马活跃在陈志峰在乌鲁木齐的中国汗血马基地,生活在国外的汗血马也将分期进入中国。陈志峰用5年时间,成为最大汗血马主。
作为文化人,陈志峰有鲜明的个性和清晰的思路。
有很多人问陈志峰:你为什么这么执著于文化,执著于汗血马?
陈志峰常说:丝绸之路国家的大部分民族都是马背上的民族,他们对马,都有着特殊的感情。马,是一种文化,我相信,一匹马,可以连接并融合民族之间的感情。
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,加强与中国与中亚、欧洲的合作,最重要的是贸易合作,而编织好"丝路文化"这条纽带,不但可以更好地促进贸易合作,重要的是,可以实现文化的认同,民心的相通。用陈志峰的话说:我们与中亚各民族之间一衣带水、血脉相通、有着割不断的亲情。我们彼此之间文化认同了,感情拉近了,民心就相通了,贸易自然而然会向前推。
做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先行者、文化纽带编织者,陈志峰相信,这一天终会到来。